close

by Irene Chiang

2005年11月首度來台演出的柏林愛樂
讓等了不知多少年的我讚嘆到不知該說什麼
因為晶瑩剔透的超純淨音質真的是......太讚了
絕對值回票價!

當時才走馬上任沒多久的音樂總監Sir Simon Rattle
向來以挖掘並演出顯為人知的現代樂曲著稱
而今晚的演奏曲目剛好就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首海頓D大調86號交響曲
還算是方方正正的傳統古典樂曲
到了第二首卻就來個音樂急轉彎
成了既富爵士風格、又帶著一絲拉丁風情的現代音樂:
阿德斯的《庇護所》交響曲(T. Ades/Asyla)

這是我頭一回欣賞這首樂曲
真的是現代到不行
許多段落的感覺真的超像爵士樂
而且特別注重打擊樂器的部分
雖然我爹表示他聽得「雞同鴨講」
還說現代音樂簡直就是「把全世界的噪音混在一起,然後調整一下」
我卻認為這首不按牌理出牌的曲目很屌
也聽得津津有味
或許是因為我喜歡打擊樂和愛搞怪的關係吧
可惜服務台那兒只有賣樂團所演奏的古典曲目CD
否則我一定會搶購收錄現代曲目的超炫天碟

第三首曲目是理查‧史特勞斯的《英雄的生涯》交響詩
這也是不常在音樂會中聽到的曲目
其實它已經十分具備所謂的現代音樂的雛形了
交響詩果然比交響曲來得寫意和隨性
卻也不失相當程度的樂曲架構
尤其在樂團超流暢的詮釋之下
更顯相得益彰

演奏會結束之後
指揮Sir Simon Rattle首先謝謝大家
他說我們真是棒透了的聽眾
還徵求我們的意見
還想不想讓樂團演奏別的曲目
那還用說嗎?
這首安可曲常在音樂會中出現
堪稱絕佳的crowd pleaser
可是我老是記不住樂曲的名稱
哪天見面了我再哼給你們聽
到時候可不准挑剔我的音準,知道嗎?:p

樂團一開始演奏安可曲
我就聽出來柏林愛樂和其他樂團的明顯差異
一般來說,當交響樂團演奏這首曲子時
通常各個器樂部門都會一起狂飆起來
只聽見一陣陣轟隆隆的高分貝聲響
反正就彈或拉或吹或敲出最重音即可
不過柏林愛樂的表現手法卻大不相同
超級婉轉流暢的樂句轉折和仰揚頓挫
是我在別的交響樂團裡所聽不到的圓潤優雅
輕重音相當明顯
卻絲毫不令人感到突兀
而且中間的一個段落還特別強調打擊樂
切分音的走拍法也是我前所未聞的

指揮叔叔在安可曲結束之後
又帶領整個樂團謝幕了幾次
才依依不捨地退到後台
原來他要帶著團員走到戶外
向在中正紀念堂廣場欣賞實況轉播的樂迷們致意
當他在贊助廠商致詞完畢之後走出來時
只見女主持人帶領現場聽眾一起喊著"Simon, Simon, Simon......"
還跟大家cue好把手機上面的燈按亮
我就跟我爹說這簡直就像選舉時的造勢活動 ~"~

Sir Simon Rattle said:
"For the first time in a conductor's life, he has no words."
原來他被眼前的一切感動得無法將內心感受付諸言詞
只見他又說了:
"You must be the best audience in the world!"
立刻引爆一場歡聲雷動
這位平易近人的指揮大師
在當年把名不見經傳的英國伯明翰交響樂團
從地方小團拉拔成享譽國際的「大咖」
此刻顯然被音樂廳和廣場中的熱情所深深感動
接著他就開始介紹樂團成員
我就跟我爹說,如果換成是卡拉揚
才不會笑咪咪地親切寒喧呢!
因為時間晚了,我們就沒有繼續看下去
而是轉身走到捷運站搭車回家

我以前就對Sir Simon Rattle感到印象深刻
因為我曾在公視(忘了是台灣的還是加拿大的)
看過他的古典音樂教育節目
在他擔任柏林愛樂的音樂總監之後
就大刀闊斧地進行各項改革
拉近樂團和普羅大眾之間的距離
並且積極推廣音樂人才的培訓計劃
還與柏林監獄合作演出華格納的歌劇
邀請受刑人參與演出事務
他曾開玩笑地表示
樂團是因為急需改革翻新
所以才會找他來當音樂總監
他也因此成為樂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掌舵者(不到50歲)

柏林愛樂一向是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愛樂管絃樂團
他們樂於招募獨具個人風格的演奏菁英入團
並且大肆鼓勵團員們自行組團四處演出和教學
就有許多團員所組成的小團體在樂團中登記有案
比方說常來國內演出的「柏林愛樂十二把大提琴」等等
團裡也出了不少獨奏明星
例如另一位常來國內演出的長笛首席艾曼紐‧帕胡德
他沒在今晚的音樂會中出現
應該是昨晚吹得太累了,今天輪他休息吧
這讓我有點兒小小失望
因為我沒聽過他的現場演奏
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吧!(後來我真的聽到了他的獨奏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柏林愛樂的當時小提琴首席是台灣人
或者應該說,他的母親是從台灣到德國去的
德國的國家電視台為了樂團這次的亞洲行
特別派了一個八人小組跟拍
並且跟著這位首席先生走訪他母親的母校北一女台大
還在這兩所學校引起不小的轟動

再把鏡頭拉回音樂會現場
我注意到他在走出來就定位之後
並沒有像別的樂團的小提琴首席般先拉幾個音
然後帶領其他團員一起為各自的樂器調音準
反而只是站起來看看大家是否就緒
接著就坐下來等指揮大人出來
Sir Simon也帥得很
不像多數的指揮家得先舉起雙手定格
和團員們互換眼神之後才開始指揮
而是雙手一舉起來
團員們就立刻演奏
一派從容不迫的自在

寫著想著
害我當時真想在隔年五月飛到柏林觀賞他們的大型演出
讓我來告訴各位那場演出會有多勁爆:
柏林愛樂將和柏林市立合唱團
以及兩百位(不要懷疑)年輕舞者
合作演出本身已經酷極了的卡爾‧奧夫《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
這是柏林市劇場和舞蹈界的年度盛會
真令我羨慕當地居民啊!
但我後來還是沒去啦!

~報告完畢~

arrow
arrow

    宇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