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y Irene Chiang

Marian Chace(1896-1970)堪稱舞蹈治療界的開山始祖,也是美國舞蹈治療協會(ADTA)創始的靈魂人物。她不但是第一位把肢體律動的概念帶進精神病院(美國東岸Washington, D. C.的St. Elizabeth’s Hospital)的先驅,也是許多舞蹈治療師的精神導師。她親手訓練出多位傑出的舞蹈治療師,而這些學生至今仍活躍於舞蹈治療界,在不同的場域裡傳承及運用她的治療方式。

Chace技巧非常注重群體成員的連結、動力和凝聚力,通常都是以「大家圍成一圈」的方式進行,並且大量使用音樂和道具。以下就是Chace技巧的流程簡介—
I. 暖身
A. 初始接觸
1. 動作的反映/體現(Mirroring)
2. 清楚地做出及拓展肢體動作元素
3. 肢體動作的探索與對話
B. 群體開發—逐漸形成圓圈
C. 群體韻律的表達/肢體層面的暖身

II. 主題開發
A. 接收一個清晰地非口語訊息
B. 拓展及清楚地做出動作
C. 使用語言表達及意像
D. 觸及其他主題的可能性(例如角色扮演、象徵性動作、群體主題)

III. 結束
A. 圍成圓圈
B. 群體參與及分享的肢體動作
C. 討論及分享(H. Chaiklin, 1975)

Chace技巧是「以動覺帶領肢體動作」,並且由群體共同創造出肢體動作,所以這是一個相當注重結構和群體互動的治療方式。一般學習舞蹈治療,最先接觸的就是Chace技巧,所以我也和我的同學們圍過蠻多次的圓圈,共同參與這樣的Chace experience。以我個人而言,我剛開始會蠻開心地和大家一起創造群體共同的肢體語彙,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就會想跑出圓圈做我自己的肢體表達,於是我就在圓圈內外進進出出,蠻不安分的,呵呵!

有一次,就在我脫離圓圈自顧自地舞動之後,我的幾位同學拿起老師預先放好的紗巾進行互動,到了後來就演變成角色扮演。起先我只是冷眼旁觀,不一會兒就決定參與其中,後來就變成兩個兩個一組的肢體表達,依照當下的感覺和狀況與不同的人個別互動。到了收尾的時刻,老師就給我們一個cue,讓大家都回到圓圈裡做個結束。

我記得一位加拿大籍的學姊曾表示,她不太喜歡Chace式的圓圈,因為總是得待在圈子裡和大家「一起」做動作或互動,可真累人!她是一位比較private的人,所以我可以理解她的感受—並非所有的人都樂於在一堆人面前表達內在最真實的自己,或者被要求必須時時刻刻配合群體運作。

我們的老師有一次在課堂上提到,Marian Chace是個直覺超強的人,經常能夠很精準地感受到群體的動覺和情緒,然後適時地引導大家一同開發肢體動作的主題。此外,她也能很精準地選擇音樂來配合情境,這就全憑天分和經驗了。她是屬於天才型的大師,相對來說主觀也很強,比較聽不進去與她共事者的建議。也就是說,跟她合作是挺有壓力的。所以,她的一些學生到後來都得自行尋求諮商途徑,因為實在是受不了啦!嗯嗯,似乎有些諷刺……。

arrow
arrow

    宇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