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y Irene Chiang

我前幾年在溫哥華的時候曾租過這部電影的video看,確實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之後,在2005年12月從光點的Cindy那兒收到試片通知,剛好我週一不用到實習地點,書也唸得差不多了,所以應該會再看一遍吧─這次是大銀幕囉!

以下就是試片通知中的相關訊息:

【俄羅斯電影與文學影展(12.30~1.22)】
文字的顏色–從蕭洛霍夫到帝國的瓦解

《與奇人相遇 》
Meetings with remarkable men

UK–1978–Betacam–Colour–107min

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改編自亞美尼亞哲學家古爾捷耶夫(George Ivanovitch Gurdjieff)同名作品

參展紀錄:
1979 柏林影展

劇場名導 重現哲學家古爾捷耶夫最晦暗不明的少年回憶
他是精神導師? 還是邪教頭子?

導演: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
英國劇場大師,1925生於倫敦,擁有俄國血統。十八歲畢業於牛津大學,當時便與友人合作,以低成本的方式拍攝第一部影片《A SENTIMENTAL JOURNEY》,同年也首度導演舞台劇–《浮士德》。1944 到1945年間入伍,為軍方拍攝數部軍事短片。1946年在Stratford-upon-Avon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場」(Royal Shakespeare Theatre)導戲,1947 到1950年間以22歲之齡當上倫敦Covent Garden歌劇院的藝術總監,旋即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劇場導演之一,表演足跡片遍及巴黎、紐約、莫斯科。必需等到1953年,他才將蓋伊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 搬上銀幕,首次執導體制內的影片。同年與美國導演奧森威爾斯為CBS合導電視版的《李爾王》。1960年與法國作家莒哈絲合作撰寫《如歌的中板》(Moderato cantabile)的劇本並擔任導演。隨後,進入布魯克創作最旺盛的時期,1962到1970年間他獲邀擔任英國最顯赫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總監。其間執導為數眾多的戲劇,還包括《蒼蠅王》、《馬哈∕薩德》、《李爾王》等長片。此後,彼得布魯克逐漸感興趣於劇場理論與教學,出版造成廣為閱讀的《空的空間》(The Empty Space),並與Micheline Rozan於巴黎創立「國際劇場研究中心」(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théâtrale)。1974年進駐巴黎一個荒廢長達二十五年的「北方劇場」(Bouffes du Nord),從此這個以擁有赭紅色泥牆聞名的古老劇場駐紮,成為他的創作中心,更是劇場與電影間之差異的研究所。因為他在這裡所完成的劇作影片如《櫻桃園》、《卡門的悲劇》、《摩訶波羅多》都有劇場與電影不同的版本與詮釋方式,《卡門的悲劇》甚至因為女主角的不同而有三個版本的影片。《摩訶波羅多》曾在台灣造成轟動,也出版一本關於他的書《布魯克》(王婉容著,生智出版社)。

影片:一般對古爾捷耶夫的出生所知不多,據說1877年誕生於現在的亞美尼亞,父親為希臘人,母親亞美尼亞人,1949 年病逝並且安葬於法國。宣稱自己年輕時層遍遊中亞、中東國家和遠東,並接觸西藏、印度、高加索等地的智者。是一個善於挑釁,且極具爭議性的人物。認為人和動物一樣,只是整個機械體制的一部份,必需爭脫這種半夢半醒的狀態,才能覺醒地看待世界。創立「第四道」的思想體系,受他影響而創立的宗教學說與團體不計其數。其所發展出來精神控制的方法,直到目前還被軍方所採用。被一方認為是精神導師,另一方則指其為騙子、異端教徒或邪教頭子。出版多本著作,《與奇人相遇》(劉蘊芳譯)與《來自真實世界的聲音》(黃承晃譯)在台灣有中文譯本出版(方智)。其中《與奇人相遇》已超越一般認為的宗教理論,成為廣為閱讀的遊記文學。Peter Brook在阿富汗拍攝《與奇人相遇》,企圖以最透明的方式去重現哲學家古爾捷耶夫對少年的回憶,亦即晦暗不明的部份。從這部影片也可以看出他日後喜歡在劇場與來自世界個地的演員合作的原因(例如以黑人演哈姆雷特),純粹與混沌、異質與沉殿間的辯證,正是Brook作品迷人的秘密。十幾年前法國電影資料館為他舉辦回顧展,並請他選片策展,結果他的片單觸及多個文化邊陲地帶,包括侯孝賢的《冬冬的假期》。

arrow
arrow

    宇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