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場未經刻意的安排,產生了一段段跨越時代的真情對話,隱約透露了這個時代的心情與盼望。在孫運璿先生過世當天,《天下雜誌》在網站上推出「向孫運璿致敬專輯」。一篇由陳維斌發表的文章「人生的短暫交會」,引發了一連串感人的故事……

故事從這篇文章開始……

人生的短暫交會

作者:陳維斌

日期:02-16-06 23‥53

「今天的天氣很好,湛藍的天空抹著淡淡的白雲,兩架飛機從空中交會,留下了白色的尾巴……。

雖然這兩架飛機相距的很遠,甚至不是在同一時間劃過天空,但是從地面上看過去,卻是兩條交叉的線……。

飛機駕駛員可能永遠不知道,他的飛行,已經在無形之中和另一個人結了緣,在空中譜下了美麗的圖案……。

時間要推回民國七十八年,那時候我正在念大學,一個對國家未來充滿願景的年輕人,我學的是都市計劃,在學習的過程中,很自然的就會去了解許許多多的國家建設政策,當時的台灣,在政治上是往改革開放的方向大步向前,不論是在政治議題上面,或是都市研究上面,都突破了以往的傳統方式,是一個保守與改革的勢力衝突的時代。

在當時有一位「公務員」,你知道為了中華民國他很努力,但是從來不會搶鋒頭,在紛紛擾擾的政治鬥爭中,你從來看不見他。他是一位工程師,更是一位政治家,這就是我對孫先生的第一印象。

民國七十三年孫先生積勞成疾,中風了,但是他並沒有因此而倒下,反倒是積極地復健,當時的醫療團隊其實並不看好,但是憑著他驚人的意志力,他做到了!

我念大四的時候,《孫運璿傳》這本書由《天下雜誌》出版,當時我們的班導師周宜強老師,看到報上的簡介摘要,便隨手影印了給班上的同學們,要大家寫一篇心得報告。

我不清楚周宜強老師和孫先生的關係,也不清楚他為什麼要我們看這篇摘要。但是作業就是作業,該寫的還是得寫,在這方面我還算是個好學生。

看了摘要之後呢,我深深被孫先生的人格與度量吸引,於是買了這一本書,進一步的去閱讀。當初在寫作業的時候,對孫先生的了解是有限的,心中多多少少有著應付了事的感覺。閱讀過他的傳記之後,才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偉大,有些後悔,不應該這麼草率地完成那份作業。

孫院長的親筆回信

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當全班交了這份作業的時候,周老師就把他裝進一個牛皮紙袋中,寄到了行政院,請他們代轉給孫先生。對於他會這麼做,我們事先是不知道的,也從來沒有想過,不然的話,我們應該會更認真地寫吧!

一天,同樣是導師課,周老師拿來了一封信,念給我們聽,這是孫先生的親筆回信,字體是扭曲的,但是寫這封信對一位重度中風的長者,是多麼大的挑戰!當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的淚水早已盈眶。我不敢想像孫先生花了多少的時間和力氣寫這封信,還針對我們的內容提出他的看法,信中不斷地鼓勵我們這些青年學子,要為國家的未來努力。他的殷殷提切,至今想起來還是感到一陣的溫暖,就像是沐浴在和煦春風的感覺。

我不知道想過多少次,孫先生大可不必回覆我們這群毛頭小子的信,我們不經意的「作業」,他卻花了那麼大的功夫一一回覆。或者他也可以請人代勞,一位官方的回信,不要說是當時,就算是現在,也足以滿足大多數的人了。但是他卻選擇了最困難的方式,用他的親筆,一字一字的寫下對我們的期許。每個字看在眼裡,都是一陣的心疼……。

我沒有見過孫先生,孫先生也永遠不會知道我這個人,但是他的人格卻深深的影響了我。來美這麼多年,大家都以為我不會回去了,因為我在美國真的適應得很好,許多人希望我留下來,甚至要幫我找工作,但是我的答案永遠是否定的。大家也許不知道,一九八九年讀了孫先生的信之後,我就在心中許下了一個願,不論將來我到哪裡,我會回台灣,將自己的所學,貢獻給這塊土地上的人。

其實捨不得孫先生走是自私的,他已經中風二十二年了,在這二十二年之中,他要承受多少復健的苦?醫生說,通常像他這樣重度中風患者,最多再存活五、六年,孫先生是個特例。除了家人的細心照顧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顆堅強心。孫先生走了,他念念不忘的是這大他兩歲的哥哥︱︱中華民國。我相信他一定會再回來的,因為他愛這個國家,他也愛這塊土地……。

倒是我們自己,到底在他身上學到了什麼?我不敢說我們要繼承他的精神,但是他將會是我人生中永遠的典範。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更何況孫先生離我們並不遠……。

孫先生的期許,我永遠記在心裡……。」

這篇文章發表後,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迴響。

勾起無限回憶

幾天後,陳維斌文章中提到的周宜強老師也上網回信:

「一九九七年孫資政到校參加校長就職典禮,順道要找我見一面,這可忙壞了學校的行政人員,因為大家都不知道為什麼,而我自己也是一頭霧水,後來才想起來是為了那些作業及一封信的關係,時間都那麼久了,他卻還牢牢地記在心上,真讓我覺得汗顏。這也是我一生中見他的一次面。那種表露無遺的關心與關懷讓我久久無法忘懷。」

孫運璿的次子孫一鴻看了陳維斌的文章,上網發表一封給他的公開信,信中提到他對父親的種種回憶:

「其實在父親擔任行政院長的時候,就常常會用寫信的方式來處理你意想不到的事情。那時候,他常去基隆的八斗子過週末,但是他痛恨在通過中興大業隧道後必須在基隆市區走走停停近一個小時,行車時紅綠燈的變換沒有同步連線。他忍不住提出解決方式,於是在八斗子,親筆寫了一封信,以平信郵寄給基隆市政府,提出他的建議。我至今清楚記得這件事是因為我受命代為寄發這封信,必須走半個鐘頭下山去。當時還在念大學的我認為犧牲寶貴的週末陪父親去八斗子已經夠委屈了,如果還得辦差,心裡自然很不平,哪能體會出他處理市區塞車這件事的藝術、修養與幽默!」

跨時代的感動

也許許多人曾經與孫運璿有過人生短暫的交會。他的典範、他的精神、他的誠懇、認真與大公無私,跨時代的感動了許多人。

追悼會那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網路上向他致敬,《天下》的網站也被多次擠爆。典禮上,在一片白色桔梗與海芋的花海裡,在淡黃燭光下,孫院長慈祥而堅毅的微笑看著大家,彷彿在叮嚀:「要樂觀,要有信心,要苦幹。」

典禮過後,網路有一位七十四年次的年輕人留言:

作者:Loky

日期:02-25-06 14‥10

「孫院長,台灣交給我們,您安心的走吧!相信我們這一代,會繼承您的風範。」

人生交會的故事還沒完……

(可上網閱讀更多網友感想,網址 http://ad.cw.com.tw/cw/sun/)

推薦書籍:
永遠的領導典範-《孫運璿傳》,http://ad.cw.com.tw/cw/sun/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孫運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宇聯 的頭像
    宇聯

    宇聯心理健康志業群

    宇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