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則報導讓我們了解身心相互作用、影響的真切性

附帶一提:常感到絕望的人易得癌症
美國著名的團體治療暨存在心理治療大師Irvin D. Yalom對癌友進行心理治療時
常問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情而導致自身的病況
國內著名的精神科醫師兼暢銷書作家許添盛醫師就更勁爆與犀利
他會直接問癌症患者:「你為什麼不想活了?」
病人聽了之後往往立刻淚流滿面

所以說大家真的要常保開懷心啊!



路透紐約二十二日電

發表在「梅約臨床醫學期刊」上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年輕時持樂觀態度的人死亡率較低,比對未來持悲觀態度的人長壽。這是研究人員針對6958人從1960年代進入大學後,進行40年的追蹤研究所得的發現。

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醫師比佛利.布魯梅特領導的這項研究發現,最悲觀的人各種死因的風險高出最樂觀者42%。這一結論與先前關於個性因素與健康關係的研究成果相吻合。一項關於老年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對未來持積極態度的人,無論他們參與研究時的健康狀況如何,在往後十年中的死亡率都低於悲觀者。

例如,樂觀者比悲觀者較少感到壓抑,而壓抑感對身體健康有負面影響。樂觀者常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較注重飲食和運動。

參與研究的數千人都是1960年代中期進入北卡州立大學,入校時他們接受個性標準測驗,按樂觀和悲觀進行分類,被列為純悲觀和純樂觀的人數分別是1630人和923人,其餘多數人介於兩者之間。樂觀者通常認為,發生負面狀況是暫時的,不能使之影響到對生活和世界的看法。悲觀者則對負面事務銘記在心,常責怪自己命運不濟,總以為霉運會終身伴隨。

悲觀因素有使人在成熟前死亡的危險,應認真對待。一名研究人員表示,人類的個性雖然很難改變,但是如果加以注意,個性還是得以改進。

例如,秉持敵意心態的人易患心臟病,也易於在成熟前死亡,這類性格的人需施加憤怒控制療法予以改變。

另一方面,人在生活中也會嘗試排斥某些積極因素。研究人員指出,凡事多加思考有助於產生積極的情感。

arrow
arrow

    宇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